普通高中出路廣 高職生數創低
高職學生數再創新低,103學年高職生42萬餘人,到113學年僅剩23萬餘人,過去10年減少近20萬人。全教總表示,推廣技職教育要從觀念改變開始,並將技職教育課程推廣應向下扎根到國小,讓學生從小增加對技職教育的認識,避免資訊不足影響選擇。
教育部統計,103學年度高職生有42萬1557餘人、105學年度跌破40萬人、109學年度跌破30萬人,113學年度只剩23萬9113人。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表示,近年新設學校都是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國中升級為完全中學、實驗中學或附中,技職學校新設比較少,政策面沒有明確規範引導,導致高中與高職出現傾斜。
巫彰玫指出,108課綱上路後,有些學校採計項目較少,甚至只採計一學科就能上大學,不用每項學科都兼顧;技職端要考的科目則比較多,且國立科大只有12間,國立大學則有32間,國立大學升學率比較好,志願選填高中生選擇也比較多,學生自然會逐漸選擇高中,捨棄高職。
巫彰玫建議,技職端要從學習成效故事推廣做起,讓學生及家長知道,不是只有升高中才是唯一出路,技職專業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同時,技職推廣要向下扎根,讓學生從小就能對技職課程能有認識,避免因為資訊不足影響選擇。
技職教育式微,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認為,問題出在教改廣設大學政策,現在少子化,政府為保障面臨退場的大專院校後路,讓普通高中生就讀四技科大,相較之下,讀普通高中未來出路更廣,學生自然選擇普通高中意願較高。
高職生減少,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今年報考人數再創歷年新低,總計約7.2萬人報名,比去年減少逾3000人。林碩杰表示,高職應該要培養學生以就業為取向,而不是升學為取向,但現在很多高中職學生及家長以升學為取向,很多高中職主事者以升學當作辦學績效,促使整個方向走偏。
林碩杰建議,技職教育應該回歸以就業為主要導向,基礎人才及中階幹部培養很重要,不一定要以升學為優先,可以先投入職場磨練後,有必要再進入學術領域學習。
台灣嚴重少子化和老年化 加上高中入學國立普通大學有32間而且108年課綱上路後有ㄉ只要一學科就能上普通公私立大學而且四技二專大專院校可讓普通高中生入學就讀 而高職生四技二專入學考試要考ㄉ科目較多和四技二專入學ㄉ國立科技大學只有12間而且只能入學四技二專不能考試入學普通大學除非保甄 所以普通高中比高職出路多較吃香